激光打标机的发展历程
激光打标机的核心是激光打标控制系统。因此,激光打标的发展历程就是打标控制系统的发展过程。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到短短的几年时间,控制系统在激光打标领域就经历了大幅面时代、转镜时代和振镜时代,控制方式也完成了从软件直接PC控制到上下位机控制到实时处理、分时复用到嵌入二级、远程控打的一系列演变。如今,半导体激光器、光纤激光器、乃至紫外激光的出现和发展又对光学过程控制提出了新的挑战。
1、大幅面时代 :
所谓大幅面,刚开始是将绘图仪的控制部分直接用于激光设备上,将绘图笔取下,在(0,0)点X轴基点、Y轴基点和原绘图笔的位置上分别安装45°折返镜,在原绘图笔位置下端安装小型聚焦镜,用以导通光路及使光束聚焦。直接用绘图软件输出打印命令即可驱动光路的运行,这种方式最明显的优势是幅面大,而且基本上能满足精度比较低的标刻要求,不需要专用的标刻软件;但是,这种方式存在着打标速度慢、控制精度低、笔臂机械磨损大、可靠性差、体积大等缺点。
因此,绘图仪式的大幅面激光打标系统逐步退出打标市场的,但能保持在激光切割与雕刻的应用上的优势。
2、转镜时代:
由于大幅面系统的一系列缺点,在高速振镜技术还没有广泛普及的情况下,一些控制工程师自行开发了由步进电机驱动的转镜式扫瞄系统,其工作原理是将从谐振腔中导出的激光通过扩束,经过成90°安装的两个步进电机驱动的金镜的反射,由F-theta场镜聚焦后输出作用于处理对像上,金镜的转动使工作平面上的激光作用点分别在X、Y轴上移动,两个镜面协同动作使激光可以在工作平面上完成直线和各种曲线的移动。这种控制过程无论从速度还是定位精度来说都远超过大幅面,因此在很大程度上能满足工具行业对激光控制的要求。
3、振镜时代
所谓振镜控制,它的设计思路完全沿袭电压表的设计方法,镜片取代了指针,而探头的信号由计算器控制的-5V—5V或 -10V— 10V的直流信号取代,以完成预定的动作。同转镜式扫瞄系统相同,这种典型的控制系统采用了一对折返镜,不同的是,驱动这套镜片的步进电机被伺服电机所取代,在这套控制系统中,位置传感器的使用和负反馈回路的设计思路进一步保证了系统的精度,整个系统的扫瞄速度和重复定位精度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随着导光板在各个行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导光板的制作技术也在不断的提升,激光设备成为了导光板行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大族激光是国内首家专业生产导光板加工设备的企业,大族激光一直坚持推动各个行业的发展而努力,通过自主研发、技术创新,提高行业的竞争力。根据导光板的特性,大族激光成功推出了导光板专...
详细介绍配备带有吸附功能的履带式刀条工作平台和自动送料;自动纠偏;自动复卷收料系统,确保成卷纺织面料的全自动连续加工,选用自动调焦的三轴动态打标系统,标准单次版面加工的工作幅面达1700mm×500mm,尤其适合超大幅面柔性面料的图案雕花、打孔、切割,也可进行拼图加工。 面料上雕花不拘人像、花形、字母等图案,加工...
详细介绍FLM系列光纤激光打标机采用原装进口光纤激光器,高速扫描振镜系统,输出功率稳定,光学模式好,光束质量优异、打标速度快,效果好,效率高,能充分满足客户大批量生产需求。操作简单、无耗材、运行成本低,能充分满足工业化连续工作需求。
详细介绍